关于开展《工业和通信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关于开展《工业和通信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
工信厅科函〔2016〕516号
相关行业协会(联合会)、企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标准化专业机构: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89号)的要求,加快构建适应工业和通信业“十三五”发展需求的技术标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开展《工业和通信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以下简称《体系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以适应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需要为主线,围绕产业生态链部署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标准体系综合推进重点标准和基础公益类标准制定,不断完善优化工业和通信业标准体系,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提升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服务工业和通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推动标准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的协同配合,强化政府标准的法规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突出市场标准的自主性、创新性和竞争性。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与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创新成果转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等方面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二)需求牵引、统筹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产业发展重点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好标准体系的统筹布局和前瞻规划,加强标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结合、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结合,科学确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满足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的需求,为培育形成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三)融合发展、开放共享。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强产业生态系统各环节、各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推动标准的国际化发展,注重国际标准的转化程度和国际标准的参与程度,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推动我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着力构建和完善“融合开放、协调配套,科学先进、结构合理”的技术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