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ISTIC-Springer Nature开放科学联合实验室开放基金申报指南
详细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nsLFxCGn3EkV2hKUx9aUQ
ISTIC-Springer Nature开放科学联合实验室(ISTIC-SN Lab)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施普林格·自然共同设立的开放科学研究项目,旨在开放科学及相关领域中为科技管理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社会公众、科学传播领域专业人员提供学术发展平台和交流机会。ISTIC-SN Lab开放基金,每年提出科研选题方向,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公开进行开放基金项目招标,遴选和支持高水平研究工作。
一
研究方向
2022年度ISTIC-SN Lab拟着重资助以下4个研究方向:
1. 开放科学背景下基金资助机构资助模式的转变研究
基金资助机构在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定、管理规范和奖励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促进科学不断走向开放的关键推动者。从基金资助机构的角度,以各科技强国的基金资助机构在开放科学背景下资助模式的具体转变为例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转变过程与特征,剖析转变机制的内涵和意义,提出我国开放科学框架设计思路。
2. 开放科学背景下预印本的作用、影响以及发展趋势研究
预印本平台的搭建与完善是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预印本发布在促进科学信息快速交流方面的作用再次获得重视与热议。但其还存在一些缺点,如发表的成果缺乏同行评议认证等。在国际国内开放科学背景下,通过对预印本发布的作用、影响以及发展趋势展开研究,对预印本的正确使用提出建议。
3. 开放同行评议要素和模式研究
随着开放科学的发展,传统的封闭同行评议模式受到挑战,各种开放形式、不同开放程度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开放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放科学背景下,从评价对象与内容、专家来源与类型、专家遴选标准与机制、同行评议组织方式及结果运用等关键要素出发,分析其不同于传统同行评议的新特征,总结关键流程环节,探索构建开放同行评议新模式。
4. 与开放科学运动相联系的学术出版领域新技术研究
开放科学运动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出版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密切相关,新的技术进步形成新的产品服务模式,同时出版理念的发展也启发了创新需求和目标。提出与开放科学运动相联系的,学术出版领域的新技术构想或实践;尝试通过学科间交叉融合研究,探索将其他领域新技术引入到学术出版领域,设计创新产品服务。
二
相关说明
1. 申请资格
申报开放基金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时间5年以上。
(2)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学术出版单位工作的研究人员。
(3)近2年曾在本领域重要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与申请项目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2. 开放基金项目的执行期截止到2023年6月。
3. 获资助项目的费拨付至项目负责人(第一执行人)所在法人单位(收款单位须与申报材料一致)。该法人单位须开具正式发票。
4. 开放基金资助项目产出的研究成果由ISTIC-SN Lab和项目执行人所在单位共享。项目产生的科技报告的版权和使用权归ISTIC-SN Lab所有。项目产生的著作版权由实验室和项目执行人共同所有。项目产生的学术论文版权归项目执行人所有。
5. ISTIC-SN Lab将组织专家组对开放基金项目设计和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和指导。
6. 开放基金项目需完成下列考核指标,才能申请结项:
(1)项目成果在本领域重要期刊发表1篇论文,且注明“ISTIC-Springer Nature开放科学联合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2)完成科技报告1份。
(3)参加ISTIC-SN Lab组织的学术活动,并进行学术发言或讲座1次。
三
申请和评审程序
1
在ISTIC-SN Lab官方网站
(http://isnlab.istic.ac.cn/)注册并在线填写申请书。
2
本年度在线提交申请截止日期为2022年10月14日。
3
在线提交申请后,下载“开放基金申请书”,用A4纸打印1份项目负责人(第一执行人)所在法人单位盖章后,邮寄至: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100038,中信所ISTIC-SN Lab,郑雯雯收。
4
ISTIC-SN Lab将组织专家组对申请书进行评审确定获得资助项目。
5
中信所将与项目负责人(第一执行人)所在法人单位签订《开放基金项目合作研究协议书》。
6
评审结果将在ISTIC-SN Lab网站上公布。
四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邮编:100038
联系人:郑雯雯
联系人电话:010-58882539
E-mail:isnlab@istic.ac.cn
网址:http://isnlab.ist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