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千万条,高企第一条,财务不规范,老板两行泪
江苏省科技厅已经正式发出《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019年度入库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江苏的企业陆续进入了“战斗模式”。今年的申报工作依然会带来巨大的挑战,正在“征战”的企业不容有丝毫的懈怠。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型科技企业,有研发团队有研发设备,有高新产品的收入,很可能在实质上是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的。但由于中小企业对财务部门不够重视因而无法充分理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
为了申报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小编就申报工作的核心板块之一财务工作要点进行了整理,具体如下: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
工作要点:
梳理、整理2018年高新研发费用明细账、辅助账,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做好基础准备。
根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规定及口径,编制“研发支出”辅助账及汇总表。
一般建议在汇算清缴前完成备案。
根据备案要求,准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全部备案资料。
注意事项:
在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准确反映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
?正确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主表及全部附表
?根据需要及时出具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
?在申报表中正确、准确披露研发费用
?在申报表中正确、准确反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中正确、准确填写研发费用、科技人员、高新收入指标,近3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符合高新要求
?完成汇缴工作,按规定享受高新及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高企申报材料中需要三个审计报告
①年度审计报告出具
工作要点:
(1)往年正常出具年审报告的企业尽快出具2018年度审计报告;
(2)往年未出具年审报告的企业尽快出具近3年度审计报告(申请高企培育入库的企业仅需后两年的年审报告);
(3)最近一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研发费用。
注意事项:
(1)本期资产负债表数据年初数与上年期末数的一致性;
(2)本年利润表上年累计数与上年利润表本期累计数的一致性;
(3)上述披露的研发费用必须达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认定的指标要求,具体如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比例要求
▼
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研发费用费用比例要求
▼
近两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 ≥3%
②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出具
1、工作要点
(1)尚未合理归集研发费用的企业尽快开展归集工作,建立完善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
《工作指引》也规定企业的研发费用要以单个研发活动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测度并加总计算。企业应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科技计入的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并填写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企业应按照研发费用结构明细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的研发费用辅助明细账,并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
(2)根据申报高企入库/认定的要求,配合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尽快出具近2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或者近3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
2、注意事项
(1)注意跨年项目研发费用的处理,且确保其他费用不超过总研发费用的20%;
(2)研发费用最终“应当”在费用项下列支,在归集时不应从未结转费用的成本项中筛选;
(3)注意研发费用与研发项目、知识产权的关联性:
A、高新技术企业各要素之间要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关联性;
B、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项目,应该在无形资产摊销项下体现;
C、费用过高的研发项目应当参照一定的依据进行拆分。
(4)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的初稿应进行审核后再出具正式报告。
③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1、工作要点
(1)首先弄清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定义;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取得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对企业取得上述收入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应属于《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2)梳理企业收入的结构和分布、知识产权的对应关系等定义企业自身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
(3)配合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尽快出具2018年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
2、注意事项
(1)高品收入必须要求相关要求,切忌将一般产品收入计入高品收入;
(2)核算的高品的名称与相关的发票的名称应尽可能一致;
(3)归类要合理,每一类高新产品收入都要有相应的专利知识产权作支撑;
(4)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必须满足“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的条件(企业在进行审计前进行归集时最好比例高于60%,为审计时不合规被剔除部分留有余地)。
来源:苏州科技